家电企业跨界智能装备的四大优势
□吴蔚 一个国家的家电竞争力,很大程度体现在制造业水平上。企业包含工业母机、跨界工程机械等在内的智能装备装备工业,是优势大国制造的坚实支撑。中国制造业向“智造”转型必须提高智能化水平,家电而首当其冲的企业是工业母机等制造装备必须进行智能化升级。 不可否认的跨界是,我国智能装备业长期受制于人,智能装备国外智能装备巨头凭借雄厚技术、优势丰富经验和资本优势占据了我国智能装备市场较高份额。家电为了实现在智能装备领域的企业突围,大量产业政策密集推出,跨界行业企业不断加大研发力度,智能装备这其中家电企业被寄予了厚望,优势被认为最有可能在这个领域实现突破。 首先是因为家电企业具有智能装备制造的基因优势。其一是创新基因,作为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、最早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行业,家电业在多年的摸爬滚打中已进化出强大的自主创新基因。正如董事长董明珠所言,“虽然依靠购买别人的技术很简单,但是你买不来可持续发展,你永远基于别人。所以在这十年,我们每一项技术的研发都坚持自主创新,因为不断的坚持自主创新,如今我们的压缩机、光储空系统、智能装备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。”其二则是智能基因,家电业是在产品中最早融入智能化的行业,智能家电、智能手机、智能家居等产品的研发使家电企业具有领先的智能化思维,这使其在跨界智能装备业时具有先天优势。 家电企业对于智能装备需求的精准把握也是一个重要优势。智能装备主要应用于生产制造过程,由于不同行业的生产工艺存在较大差异,所以大部分智能装备具有非标定制化属性,需要根据客户的需求,按照客户加工制造工艺和流程的要求进行针对性研发设计,以满足某一个或某一类产品的快速高效自动化生产。一方面,由于家电品的繁多、市场变化迅速,使得家电企业对于需求极为敏感,自适应能力强大;另一方面,家电业也是我国制造业中最早进行智能化升级的行业,其在探索智能化转型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、技术和产品,并已经开始向其他行业辐射和溢出。 家电企业多年来积淀的制造能力也是其跨界智能装备的优势之一。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,制造业家底深厚。随着中国制造升级,全球高端制造产能向我国转移,我国已步入后工业时代,制造业内生创新能力不断增强。家电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,中国家电产业生产规模持续多年稳居世界首位,强大的制造能力已是业界共识,当这种能力延展到智能装备行业,必将成为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。 此外,家电企业还具有领先的技术优势。近年来,5G、AR/VR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制造业加速融合,家电业在这些技术的应用与探索中积累了大量的自主知识产权。以格力为例。格力目前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逾10万项,拥有35项国际领先技术,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、国家技术发明奖、日内瓦发明展金奖、纽伦堡发明展金奖等。这些技术优势成为格力在智能装备业迅速打开局面的支撑。 当下正值高端装备迅速发展的机遇期。一方面是消费升级推动了消费电子、新能源、医疗等应用市场需求的增长,需求端市场规模的扩大形成了以高效率、高品质导向的智能制造产业的原始;另一方面,我国传统制造业体量庞大,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将衍生大量智能装备需求。预计未来几年我国智能制造行业将保持10%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速,预计到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3万亿元,、工业软件、3D打印等都蕴含百亿甚至千亿元的市场容量。 如果说过去家电企业跨界智能装备是内在需求的自驱力使然,如今在5G等新技术的推动下,家电业与智能装备业的深度融合成为必然,必将造就全新的业态和产业链生态,从中也将产生新的产业竞争力。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国家卫健委:要全链条、全要素的加强防控处置能力建设,扩充重症救治资源
- 出行新势力丨聚合打车平台崛起:用户流量的再分配
- 黑客攻击致破产的FTX再损失6亿美元用户资产,安全专家称其大概率是内部人员
- 兴业证券:维持裕元集团审慎增持评级 目标价15港元
- 东方雨虹:全力以赴,勇毅向前
- 信用债盘前提示|地产债强势依旧,城投债收益率大幅上行,1年期上行逾20个基点
- 美交通部因航空公司不提供退款对其罚款超700万美元
- 奶茶外卖“羊毛”薅不到了
- 腾讯的IP帝国,何时迎来“世界杯”?
- 碧桂园拟配股融资39.21亿港元
- 内蒙古印发《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》
- 3孩妈妈网恋骗15万补贴家用:用捡来的身份证和网图伪造身份
- 智评理财吸金榜||实际募集近60亿摘得本月募集总榜冠军!
- 每日优鲜发布2021年年报:出售便利购业务现金未全额到账,全职员工仅余55人
- iOS 16出现奇怪漏洞:iPhone/iPad输入某些字母时会导致Safari崩溃
- 《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》官方解读来了
- 安阳火灾38人死亡,逃生女工讲述:剪断铁丝跳墙逃生
- 九州通:截至11月初销售连花清瘟胶囊约12.5亿元
- 英镑本周有望保持强势反弹,重点关注10月CPI和新版财政计划
- 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、原油、天然气和电力生产同比保持增长
- 搜索
-